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集中關停48家涉氨制冷企業 企業轉型升級
日前,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48家涉氨制冷企業因存在重大安全隱患,且整改無望,被集中依法關停,占在用涉氨制冷企業的近三成。
一次關停如此多涉氨制冷企業,力度之大是否影響社會穩定、經濟發展?“堅決不要帶血的GDP!要發展,更要安全,‘不安全’一律整改,不整改一律停產。”區委書記蓋衛星態度堅決,“要走出一條質量更高、效益更好、結構更優、后勁更足的發展新路,就必須持之以恒地守住安全生產這條底線。”
秉承這一思路,嵐山區抽調質監、安監、消防、環保、住建等部門和有關鄉鎮街道相關人員,組建涉氨制冷企業專項檢查組,對全區涉氨制冷企業進行全面排查,并邀請專家對安全隱患進行分類評估。按照評估標準,該區將轄區涉氨制冷企業分為a、b、c三類:設備狀態完好、各類手續齊全,管理到位的企業被定為a類;設施設備及特種設備手續可以補辦完善,并通過整改能達到安全要求的企業定性為b類;設施設備及特種設備陳舊老化,相關證照不全,各類手續無法補充完善,存在重大安全隱患,且無法整改的企業定位c類。
經過近3個月的排查,全區181家涉氨制冷企業中161家在用,規模以上企業只有18家,庫容以1000噸以下居多,且多數存在設備老化,面臨著安全、環保、成本等問題。綜合分類評估結果,48家涉氨制冷企業被定性為c類“不安全”企業。該區一邊組織執法人員上門宣傳相關政策、法律依據,并下達整改、關停意見書;一邊組織工作組上門做工作,解除企業主思想疙瘩。截至8月31日,48家c類涉氨制冷企業平穩關停,其中37家完成抽氨,消除了安全隱患。
“關停不是目的,引導企業轉型升級、安全發展,才是根本。”區長張桂偉表示,“漁業冷藏加工是嵐山區的傳統產業,只有引導和鼓勵中小冷藏加工企業、小冷庫安全發展、集群發展,才能推動海產品冷藏加工業持續健康發展。”
早在2013年,該區就規劃了現代化的冷鏈物流園區,并積極招引臨沂華苑集團,先后完成投資近7億元,按照國際標準建設冷鏈物流園區,引導原有的涉氨制冷企業入園經營,實現轉型發展。據了解,冷鏈物流園區項目占地面積1092畝,計劃建設10棟單體庫容4萬噸的現代立體冷凍儲藏庫、20萬平方米的加工車間、15萬平方米的設施配套,并配套建設規模較大的保稅冷庫。項目集倉儲配送、加工速凍、市場交易、寫字辦公、電子交易、農貿副食于一體,全部建成后,將成為江北、輻射全國的綜合型國際冷鏈物流基地。目前,該項目已建成3座單體庫容4萬噸的海產品倉儲庫和10棟沿街商鋪,共計285個門面商業房。